从 2024 年报看云南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行业变革与发展

2025-04-02
来源:IntelMining


在全球矿业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铜业”)以其卓越的表现和前瞻的战略布局,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云南铜业 2024 年年报的发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过去一年企业的经营成果,更揭示了其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于行业变革浪潮中破浪前行的坚实步伐。

请在底部附件处下载年报

云南铜业:2024年年度报告.pdf



新质生产力引领,业绩再创新高


2024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有色金属市场的波动,云南铜业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780.12 亿元,同比增长 2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45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4%。

此外,云南铜业在阴极铜、黄金、硫酸等主要产品产量上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阴极铜产量达 120.60 万吨,同比显著增长;黄金产量 12.71 吨,白银产量 348.99 吨,硫酸产量 482.86 万吨,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在新质生产力建设上的持续投入和不断优化。


行业浪潮中的勇进者


2024 年,全球铜行业可谓波澜起伏。从供应端来看,铜精矿供应面临诸多挑战,矿山品位下降、部分主产国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因素,使得铜矿供应扰动不断。而在需求端,虽然传统行业对铜的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但能源转型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的迅猛发展,成为拉动铜需求增长的新引擎。

有色金属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有色金属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两新” 等多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提振了有色金属市场需求,推动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

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铜价波动、原料供应紧张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整个行业。云南铜业作为国内铜行业的领军企业,身处这一浪潮之中,敏锐洞察行业趋势。公司积极顺应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深度挖掘新兴产业对铜需求的增长潜力。在年报中,管理层明确指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高质量铜产品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云南铜业迅速调整战略,加大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开拓力度,提前布局,为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

面对铜精矿供应的不确定性,云南铜业并未被动等待。一方面,公司加强与国内外优质供应商的战略合作,通过签订长期稳定的供应合同,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自身矿山的建设与开发,提高自有矿源的供应比例,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应变能力,通过极致经营、精益生产等措施,有效化解了市场风险,保持了生产经营的稳定,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核心业务的砥砺深耕



1. 矿产开发:资源根基再夯实


云南铜业的矿产开发业务是其发展的根基所在。2024 年,公司在矿产开发领域成果斐然。普朗铜矿作为公司的主力矿山,虽然产量因多种因素出现一定下滑,但在资源勘探与开发方面却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引入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对普朗铜矿深部及周边区域进行了详细勘查,新发现了多个具有较大潜力的矿体,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丰富的资源。

公司拥有普朗铜矿、大红山铜矿、羊拉铜矿等优质矿山资源,通过不断加大探矿力度和优化采选工艺,实现了矿石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普朗铜矿积极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将新质生产力融入到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井下设备的远程操控、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控以及资源的精准开采。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极大地提升了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在智能化改造的推动下,普朗铜矿获评省级绿色矿山称号,成为行业内智能化、绿色化矿山建设的典范。

图片

普朗铜矿全景


2. 冶炼业务:技术创新促升级


冶炼业务是云南铜业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公司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24 年,尽管面临铜精矿冶炼加工费价格大幅下降的严峻挑战,云南铜业依然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实现了冶炼业务的稳健发展。

公司持续加大在冶炼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了一系列冶炼技术难题。在传统冶炼工艺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并应用了新型的铜冶炼技术,大幅提高了铜的冶炼回收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对冶炼流程的优化和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减排,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环保水平。

以东南铜业为例,公司通过实施电解提质增效项目,对电解工艺进行了全面优化。引入先进的电解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了电解过程的精准控制和自动化运行。经过改造,东南铜业的阴极铜产量达到 47 万吨,创历史新高,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认可度和竞争力。公司采用先进的冶炼技术,构建了西南、北方、华东三大生产基地,形成了差异化调配原料、统筹配置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


3. 产品多元化:拓展市场新空间


除了矿产开发和冶炼业务,云南铜业还积极推进产品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市场新空间。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大在贵金属和稀散金属提取与加工领域的投入,开发出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领域,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提取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贵金属的高效提取和精炼。生产的 “铁峰牌” 金锭和银锭,分别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和英国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注册交易,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受市场欢迎。在稀散金属领域,公司成功开发出了钼、铂、钯、硒、碲、铼等多种稀散金属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领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还积极布局稀贵金属产业和小金属产业,通过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深度剖析



1. 资源优势:坚实的发展基石


云南铜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是其在行业中立足的根本。公司旗下的矿山分布广泛,矿石储量大、品位高。通过多年的资源勘探和开发,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源储备体系,这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公司还积极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不断拓展资源获取渠道。与国内外多家矿业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这种多元化的资源获取模式,使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优质资源,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自身的资源优势。


2. 技术创新能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


在新质生产力的建设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是云南铜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一支由行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和技术骨干组成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全年研发投入达到 27.07 亿元,同比增长显著,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工艺。在矿产开发领域,研发的先进地质勘探技术和智能化开采技术,提高了资源勘探的准确性和开采效率;在冶炼领域,创新的铜冶炼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环保水平。在科技攻关方面,云南铜业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公司攻克了 5N 高纯铼关键制备技术,产品成功应用于特殊合金试制;突破了三联炉大型连续化炼铜关键技术、富氧双侧吹熔炼高铁烟尘减控 - 结渣调控关键技术等,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公司还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和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认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这些技术创新成果,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3. 品牌影响力:市场认可的金字招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铜业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铁峰牌”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公司的阴极铜、黄金、白银等产品,凭借卓越的品质和稳定的性能,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铁峰牌” 阴极铜在上海金属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交易,是国内铜行业的知名品牌。其产品质量严格符合国际标准,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无形资产。


新质生产力的卓越成果



1. 智能化转型:开启矿业发展新篇章


云南铜业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普朗铜矿为例,通过智能化矿山建设,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在井下开采环节,利用无人采矿设备和自动化运输系统,实现了矿石的高效开采和运输。工作人员可以在地面控制中心,通过远程操控系统对井下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选矿环节,引入智能化选矿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矿石的精准分选和流程的优化控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选矿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了选矿回收率和精矿质量。在数智化建设方面,云南铜业同样成绩斐然。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信息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西南铜业搬迁项目机器人密度达到 780 个、典型智能装备场景 22 个,易门铜业智能工厂试点项目建设完成,数据采集率达 80%,设备联网率达 73%,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智能化转型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还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矿业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2. 绿色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绿色发展方面,云南铜业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公司将环保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在冶炼环节,通过采用先进的冶炼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减排。对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公司还大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对开采后的矿山进行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通过种植适宜的植物,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实现了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云南铜业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和环保义务。公司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报告期内,云南铜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公司所属各矿山和冶炼企业均配备了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了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公司还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云南铜业先后获得了多项环保荣誉和认证。公司连续 4 年入选 “央企 ESG 先锋 100 指数”,赤峰云铜阴极铜产品成功获得碳足迹认证,阴极铜产品碳排放强度同比再降 1.42%。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云南铜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卓越成就。


3. 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云南铜业注重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了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加强与矿山企业的合作,确保铜精矿的稳定供应。在产品销售方面,与下游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了产品销售渠道。

同时,公司还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发展深加工业务。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铜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使云南铜业在行业中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阅读4
分享
写评论...